12月30日讯 针对“金元中超”给中国足球带来的沉重打击,《足球报》发表评论指出,与那些高价外援相比,真正的伤害在于恶意抬高本土球员的身价和年薪。这些原本数量和质量均不足的本土球员,在“金元”的浪潮中逐渐迷失自我。
在“金元中超”时代,资本的不理性投资使得本土球员的转会费和年薪被哄抬到离谱程度,这不仅彻底破坏了之前脆弱的生态环境,还殃及已然支离破碎的青训体系。曾经作为主力出场的一线队选手,如今也延续着数量与质量双降的发展趋势,这势必将影响国家队表现。
回顾历史,自2003年吴承瑛以1300万人民币转会国际以来,本土球员身价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;8年后,姜宁加盟恒大时更是创造了1400万元的新纪录。从那时起,高昂囤积本土球员现象便始于恒大,而阿尔滨、鲁能、苏宁等俱乐部纷纷效仿.
2015年,“金元中超”正式拉开帷幕,上港以5000万签下于海,使得国内市场上出现跨越半亿的大额交易。而孙可则以6600万加入泰达。当时还处于中甲联赛中的华夏花费6000万引进杜威及其他五名国脚。本世纪十年代末期,不少球队甚至为年轻小将支付超过8000万乃至1亿元的人气价格!
进入2017年,中超内援价格一跃升入1亿以上高度。例如华夏签约赵明剑、张呈栋,两位前者所需费用皆达到1.5亿。此外,还有权健同样疯狂地投入巨资。在这一过程中,多数新加盟国产选手溢价都令人咋舌,从最少三倍直至185倍不等。
而到了2018年的时候,各家俱乐部仍旧未停步,比如华夏耗资至少2亿元收购姜至鹏与胡人天,以及贵州用去17000万元引进四名内部人才。这类操作持续导致大量青年才俊面临夸大的合约条件,让他们不得不背负过多期待压力,同时又缺乏相应成长空间。
"金元"时期虽然吸纳了一批优秀外援,但对于内援方面却造成难以想象的数据:仅在这五年来,中超总计用于购买内籍运动員资金就已经接近67,200 万欧,相当50 亿人民币。其中,仅仅是在 2017 年期间,引入92%的预算专门针对国内员工,总金额逾900 万欧。不幸的是,那段时间连国家队都无法站稳脚跟的小牌子,也轻易享受着500000之上的合同条款,其间有41人获得450000-150000之间浮动奖励,其中不少人的实际价值尚低於20 落千块钱!
" 金 元 中 超 " 带来 的 离 奇 溢 价 不止体现在 转 会 , 连 年 薪 水 平 同 样 惊 人 。 在 本 土 球 员 中 , 有 很 多 达 到 百 分之一 千 或 更多 , 而且 最 高 更 是 突 出 两千万 的 天 文 数 字 . 面 对如此庞大的经济利益,一部分刚崭露头角或初登顶端舞台的新星们,却屡遭急功近利冲击。他们想模仿成功经验迅速取得佳绩,却忽略了梯队建设的重要性。尽管像 华夏 和 权 健 等 部分团队愿意加码培养潜力股,但整体来看依然显著落后。”
“ 金 元 ” 时代 给 中国 足球 向 内 外 圈 定 下 来 巨 大 打 击 ! 从 一线 队 、 青 训 到 留 洋 半成品 都 难逃其劫。如果当初没有盲目推高这些运作,将资源合理配置到青少年培训以及留洋计划上,中国足球或许不会沦落至此般境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