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日讯 近日,全国首届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圆满落幕,这是中国首次集中举办足球、篮球和排球的比赛。然而,媒体人葛爱平在《东方体育日报》发表专栏文章时指出,这场盛事却出现了空荡荡的看台现象。他认为,群众基础是推动一项运动发展的根本因素。

葛爱平回顾道,此次赛事与1972年举行的第一届五项球类运动会有些相似。那场比赛曾经为沉寂已久的中国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当时,各地基层场馆纷纷参与其中,而北京工体则成为当时的一座“神坛”。观众热情高涨,每场比赛几乎都爆满,人们对体育活动充满期待。

《三大球运动会看台冷清,群众基础薄弱制约体育发展》

虽然五项球类运动会并非为了吸引观众而举办,但其目的在于重振荒废多年的中国体育。在此之后,中国代表团参加伊朗德黑兰第七届亚运会,并斩获金牌总数第三名。这段历史表明,上世纪70年代,以专业队训练为主导,使得教练能轻松从学校中发掘人才。而那个时代学生放学后也更愿意去操场踢足球或打篮球,因此优秀苗子的涌现变得十分容易。

《三大球运动会看台冷清,群众基础薄弱制约体育发展》

与此同时,有专业球队参赛的大型赛事备受欢迎,那时候无论什么竞技项目,都能吸引大量观众。例如,我小时候亲历过胡荣华与王嘉良在上海体育宫进行象棋对弈,当时现场也是座无虚席。据了解,原上海足球队许多成员都是通过社区野球被发现,然后一步步晋升至职业联赛。但如今,即使教练每天蹲守小区,也难以看到孩子们聚集踢足球。不禁让人感叹,如今情况大不如前。

《三大球运动会看台冷清,群众基础薄弱制约体育发展》

对于刚结束的三大球运动会,葛爱平表示主办方初衷虽好,却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。因此,要想建立起强大的竞技水平,就必须先夯实底层的发展。同时,他提到观看决赛片断的时候,被四周空旷坐席所震撼:这可是全国18岁以下最顶尖球队之间的重要较量,却鲜有人来围观。即便是这些年轻选手家长,到现场支持的人也屈指可数。这种景象,在其他国家尤其罕见,更不能拿日本每年高中生锦标赛做比较。

这一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深思。当然,仅仅依靠增加比赛数量无法解决根源所在。那么,该如何改变当前局面呢?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沮丧的问题,目前尚未看到有效解决方案。如果我们希望提升那些具有广泛群众基础但成绩下滑(除乒羽网外)的职业团队,我们可能还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发展过程。